文|嗷嗷胡
(资料图)
人若是不曾献祭点什么,总忧心自己担不起这蜕变。
就像所谓老鹰40岁拔毛断喙的包浆级谣言,今天的电动车们一鼓作气,丢掉仪表盘、藏起门把手、砍掉后视镜,现在又对人畜无害的后风挡玻璃高举起了屠刀。
大概是从最具代表性的Model 3(参数丨图片)为开端,后风挡缩小成窄窄一条“缝”,成了这届电动车的普遍形态。上海车展首发的极星4,甚至大胆地抛弃了后风挡玻璃,代之以彻底封闭的钢板。
以超跑级视野,配超跑级动力
每一位凭实力通过科二的合格驾驶员,都应该清楚一辆汽车的后方视野意味着什么。曾经,视野是否良好,也是评价一辆汽车驾驶感受的重要一环。
但如今事情正在起变化。极星4将车体正后方完全封闭了起来,以后视摄像头替代后风挡玻璃来提供后方视野。也就是类似这几年日渐流行开来的,所谓流媒体后视镜。
极星4肯定不是第一个将后风挡完全封闭的量产车,毕竟某些厢式车、皮卡、超跑等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也会弃后风挡于不顾。但这却是近些年来,首例无特殊硬性需要,而主动选择抛弃后风挡玻璃的主流车型。
如此违背祖宗的大胆决定,其实也不是到极星4才有苗头,不少电动车的后风挡早已形同鸡肋。
2016年诞生的Model 3采用了当时(乃至今天依然)惊人的超大后风挡玻璃,车顶后横梁被向前推移到车顶中部,后风挡玻璃直接延伸并覆盖了后排头顶,创造出极具通透感的车内空间体验。
不过,借助后风挡深色玻璃的覆盖范围,其实不难看出:真正对行车观察有意义的,仅限于最下方一片狭窄的区域。由于后风挡玻璃的下边缘位置较高,造成了明显过大的车尾近距盲区。
后来蔚来ET5等车型未采用类似的超大玻璃,于是后风挡视野就真的只剩狭窄的一“条”,以至于有用户感叹内后视镜成了摆设。这种情况不是ET5的个体问题,哪吒S等不少电动车型上普遍存在。
哪吒S
在纯电动力“媲美超跑”之余,电动车们的视野似乎也在向超跑看齐。既然后方视野本来就已经小到食之无味,那么后风挡玻璃也就弃之不可惜,封闭后风挡成了一个不算痛苦的可行之选。
牵发动身的最后牺牲
整体观察可以大致归纳,越是尺寸偏紧凑的轿车、车顶溜背风格较明显、车尾上翘幅度越大的车型,越容易出现后风挡位置过高导致盲区大、视野小的问题。
相反的,越是尺寸偏大的轿车、轿跑化不那么明显、常规造型的SUV,后风挡的视野问题越是不严重和不普遍,也越可能和同级燃油车不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别。
燃油轿跑车后风挡的正常面积和下沿高度
电动车受到车底平铺电池包的影响,乘员坐姿难以避免会更高一截,后排座垫下方还可能累加电芯或控制模块,于是如何保证后排头部空间就成了问题。
出于降低风阻和设计趋势的考虑,溜背式轿跑化车顶成了当今轿车的共同选择。与此同时还要兼顾后排空间,普遍的解法是让后风挡尽量向后延伸,车顶“画”出一个更大的弧线,而车尾短小到近乎消失。
这种做法尽可能兼顾了后排头部空间和车顶线条,却也还是留下了一个问题,即车尾过于短小。倘若任由后风挡“自然”延伸和逼近到最底端,余下的一点点小鸭尾将无法提供足够的后备箱开口和高度。
通常情况下,三厢车车尾“平台”的长度决定了开启后的高度。为了让短车尾溜背轿跑的后备箱开启高度不至于让车主骂娘,方法之一是采用掀背式尾门,但这不只是设计问题更是工程问题(《?》)。
那么对于多数没准备选择掀背结构的车型,应付这种短车尾就要采取方法之二,把尾箱盖延伸到C柱上去。Model 3、ET5、哪吒S、零跑C01等车型如出一辙的,都采用了这种结构。
零跑C01
尾箱盖向C柱延伸可以解决开启高度的问题,而开口面积大小的问题则没有捷径。要扩大开口面积、提升取放便利性,只能牺牲后风挡的面积来换取尾箱盖开口的面积。
Model 3是将后风挡玻璃整体前移、上移。从侧面看车尾只剩下短短的小鸭尾,实际上风挡玻璃的底缘并没有真的“落”到车顶线条与腰线的交汇处,而是在更靠上、靠前的位置就已经打住了。
结果便是玻璃下沿被抬高,后风挡主要用来看天,车辆后方的盲区变大。
蔚来ET5异曲同工,但运用了一点汽车设计中常用的障眼法小技巧。后备箱前部设置了一片黑色高光盖板,在视觉上与前方的后风挡玻璃融为一体,但实际上这部分黑色高光是“属于”尾箱盖的。
左视觉面积,右实际面积
这让车尾造型显得更加自然、利落,避免了Model 3尾部的厚重和臃肿感。可是光线终究不可能穿透黑色面板,真正决定视野的仍是上方那一块玻璃。
过小过窄的玻璃正后方向投影,还是带来了狭小的后方视野;过高的风挡下缘,还是形成了较大的车尾盲区。
既然后风挡的视野已经近乎摆设,那么干脆把车尾封闭起来算了,这似乎是个顺水推舟的决定。
物理光学,不存在了?
当后风挡玻璃的视野缩小到了极致,答案便是今天的极星4。极星专门解释道,封闭后风挡可以带来“超长的贯穿式全景天幕”。
极星4拥有无车顶横梁干扰的整体式全景天幕,并且一直覆盖到了后排成员头顶(确实不多见)。这意味着车顶后横梁必须向更后方推移,可见极星4的后横梁(有天线凸起部位)已位于车顶平面之后/之下,这已经是原本后风挡玻璃的“地盘”。
不过这倒不构成封闭后风挡的充分理由,极星4的尾门面积仍然足够布置一块玻璃后风挡,而不影响后移车顶后横梁和大面积贯穿天幕。只是极星大概判断其视野会过于狭窄,以至于认为大可不必。
小鹏G6身上也有类似的情况,后风挡还在,但G6在其下方塞入了一个电动尾翼,以至于玻璃面积非常窄小。考虑到后风挡倾斜角度,玻璃部分的垂直投影即后方视野可以说趋近于无。
要知道电动尾翼是一种锦上添花的配置,这种根本不拿后风挡玻璃面积当回事的阔绰占用,体现出车企眼中的优先级高低:以可变部件来做额外的风阻降低,也凌驾于保证后向光学视野之上。
即将在今年7月1日起实施的新国标,将允许配备电子外后视镜的车辆正常销售。虽说内后视镜并不受此限制,流媒体内后视镜早就存在于市场,不过这侧面表明了电子后视镜取代光学视野已经在技术上得到了我国政策制定者的认可。
后风挡玻璃的用处无非两类,一是低速倒车时查看后方,二是正常行车时观察后车。前者早就被倒车影像、环视影像取代得七七八八了,后者如今连外后视镜也可以被电子显示合法取代。
当然,作为一种终究比较超前的做法,不仅将后视摄像头作为视野的补充、更彻底将后风挡封闭完全靠摄像头,这仍是一项有待市场验证的大胆之举。这种验证不单是说摄像头是否可靠,还包括彻底抛弃玻璃能否带来什么收益,是否值得。
比如减重?提升刚度?比如NVH?降低成本减少工序?又或者是什么我们没想到的。如果抛弃传统仅仅是因为“现在可以了”,而不能提供什么优势或者可能性,那么消费者难免有可能循着惯性做出保守的选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