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8月7日,“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看甘肃发展变化”全国党刊全媒体主题采访活动在甘肃省张掖市启动。
张掖古称甘州,西汉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位于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交汇的河西走廊中部,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商贾重镇和咽喉要道,素有“塞上江南”“金张掖”之美誉。
(相关资料图)
颜色,是张掖带给记者最深刻的印象——赤色山峦、七彩丹霞、青色江南、绿色草原、红色文化、斑斓艺术……这个集戈壁、雪山、绿洲的宝藏之地,因色彩而绚烂,因山水而瑰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将以色彩卷的形式推出关于张掖的相关报道,带您一起领略这座西北偏北之城的风光和魅力。」
在河西学院,有三个场景,让人感到很幸福——
一间教室的墙上,一句“走,去基层,去边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质朴话语,直戳心窝;
一张中国地图上,从北到南,从西到东,均标记下河西学子就业人数和就业单位,密密麻麻的数字,尽显温情;
一个LED屏上,印着“2018届毕业生胡毓莹荣获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红色的喜报,载满自豪。
河西学院,这所河西走廊上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中国高等教育版图中的亮点,用一个又一个行动,坚定地改变着西北大地上的教育,把教育力量化作的蓝色甘泉,浇灌着祖国西边沙漠里的花朵。
“走,去基层,去边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在河西学院,向西,是一种精神、一种责任、一种担当。
河西学院,位于“丝绸之路黄金段”,是兰州至乌鲁木齐2000公里范围内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高校,也是内地距离新疆最近的一所大学,具有重要的战略区位优势。
时与势,将“援疆就业”的使命交到了河西学院的手中。
“河西学院找到了自己,国家找到了河西学院。”主动在国家战略坐标中寻准定位的河西学院,便坚定地一路向西——
站在新时代援疆工作的需要,充分发挥学院的地缘优势、顺应历史规律,实现市场和学校的双轮推动,适时提出了“向西发展”战略;
立足新疆人才急缺而人才难留的现实,建立了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等多位一体的援疆思政教育平台,将河西学子吃苦耐劳、踏实认真的品质转化为赴疆就业优势;
始终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认识和思考“赴疆就业”工作,将就业工作使命与服务国家战略和新疆人才需求紧密结合,实施“实习带就业工程”“千人进疆计划”等多个专项工程和计划,鼓励毕业生赴新疆就业。
…………
“立足河西、面向甘肃、辐射周边、服务国家”。今天的河西学院,是全国内地高校向新疆输送人才最多的高校,为服务新疆建设发展、维护民族团结进步和巩固边疆稳定注入着河西力量。
“像为自己的孩子找工作一样,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
人才,激活发展“新蓝海”。
在河西学院,萌生的是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孕育的是“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
“我们始终致力于发挥独特区位优势,培养高层次人才队伍,探索援疆就业新模式。”迎着河西学院党委书记梁兆光的目光,话题一开,河西学院的面纱逐渐拉开。
针对贫困地区和农村生源多的特点,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积极构建和完善援疆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课程、活动、咨询”三大平台,开展以“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为核心的援疆教育活动,提高赴疆就业的感召力;
立足新疆人才急缺而人才难留的现实,建立了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等多位一体的援疆思政教育平台,将河西学子吃苦耐劳、踏实认真的品质转化为赴疆就业优势;
发挥以“教师教育、农业生态、医疗卫生”三大民生专业为核心,“应用文理、工程技术”为两翼的学科专业优势,积极选派涉及疆内急需的医疗卫生、农业水利、能源化工等多个学科专业的援疆实习,为毕业生赴疆就业搭建平台。
…………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河西学院,不仅着眼于当前孩子们的成长,更注重于有价值的未来。可见,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意味着心与心的交流。
“留得住、下得去、干得好”
10年,11653人,每年有1000余名河西学子赴新疆就业……这一个个数字,是河西学院为了一个祖国西边的“所需”,付出的“所能”。
这些年,从河西学院走出去的一个个河西学子,就像一粒粒种子,在新疆开出了多彩的花——
董宏亮,第十四师224团中学的一名高中语文教师;王兄兄,新疆呼图壁县中医院的一名医生;孔令录,洛浦县拜什托格拉克乡拜什托格拉克村党支部书记、驻村工作队员……
老师、医生、村干部,河西学子的身影已扎根在新疆的各个行业,他们以其“政治可靠、为人朴实、专业扎实、工作踏实”的品质,在新疆民族地区施展自己才华的同时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在河西学院,新疆,成了学生们谈论的共同话题,奔赴的共同地方,向往的共同目标;新疆,也成了河西学子的第二故乡。
根深才知叶茂,本固方可枝荣。
未来,河西学院远航的彼岸,依旧是一片新蓝海——发挥以学院为代表的甘肃省高校为新疆培养输送各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优势,不断提升学校人才智力援疆、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树立新时代内地高校人才智力援疆的“甘肃样板”。
8月的河西学院美如画,从教室的窗外望去,曾经被山川阻挡的教育之光,照亮着每一颗美好的心灵,孕育着无尽的希望。
而今,“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精神、“向西发展”的目标、“立足河西、面向甘肃、辐射周边、服务国家”的共识,早已在河西学院的校园里生根发芽,一言一语,一笔一画都在生动地诠释着教育的力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屠琪
编辑 陈香琳
二审 刘跃
三审 吴文仙 梁健
关键词: